【国名】摩尔多瓦共和国(Republic of Moldova, Republica Moldova)。
【面积】 33800平方公里。
【人口】 355.09万(2017年1月1日,不含“德左”地区和本德尔市)。城市人口151.68万,农村人口203.41万。其中摩尔多瓦族占75.8%,乌克兰族8.4%,俄罗斯族5.9%,加告兹族4.4%,罗马尼亚族2.2%,保加利亚族1.9%,茨冈族0.4%,犹太族0.1%,其他民族0.5%。多数人信奉东正教。官方语言为罗马尼亚语,俄语为族际通用语。
【首都】 基希讷乌( Chisinau ),面积571.6平方公里,人口66.28万。2016年全年平均气温11.2℃,年降水量644毫米。
【国家元首】 伊戈尔·多东(Igor Dodon),2016年12月23日就职。
【重要节日】公历新年:1月1日;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东正教复活节:4月;胜利日:5月9日; 独立日(国庆日):8月27日;语言节:8月31日。
【简况】摩为内陆国,东、南、北与乌克兰为邻,西连罗马尼亚。属温带大陆性气候。2016年平均气温北部9.9℃,中部11.2℃,南部11.8℃。年均降水量为北部602毫米,中部644毫米,南部633毫米。
摩尔多瓦人的祖先为达契亚人。13-14世纪,蒙古鞑靼人和匈牙利人入侵,达契亚人逐渐分为三支:摩尔多瓦人、瓦拉几亚人、特兰西瓦尼亚人。1359年,摩尔多瓦人在喀尔巴阡山以东至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大部分领土上建立了摩尔多瓦公国。1487年,摩公国沦为奥斯曼帝国附庸,直至18世纪均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1600年,摩尔多瓦、瓦拉几亚、特兰西瓦尼亚三个公国实现短暂的统一。1812年,沙俄通过对土耳其战争夺取了摩公国部分领土,即比萨拉比亚。1859年,摩尔多瓦与瓦拉几亚合并,称罗马尼亚。1918年1月,比萨拉比亚宣布独立,3月与罗马尼亚合并。1940年6月,苏联占领比萨拉比亚,将其大部分领土与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合并,使其成为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1941年,比萨拉比亚划归罗马尼亚。1944年9月,苏罗停战协定规定恢复1940年的苏罗边界,比萨拉比亚被划归苏联。1990年6月,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国名为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5月23日更名为摩尔多瓦共和国,1991年8月27日宣布独立。目前,摩同132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设立40个驻外使领馆或代表处。
【政治】 2014年11月30日,摩举行独立以来第9次议会选举,社会主义者党、自由民主党、共产党人党、民主党和自由党进入议会。2015年1月23日,自由民主党和民主党组成少数派执政联盟“与欧洲一体化联盟”,民主党副主席坎杜当选议长。2月18日,摩组成政府,无党派商界人士加布里奇出任总理。6月16日,加布里奇辞职。6月22日,摩总统任命副总理兼外交及与欧洲一体化部长盖尔曼任代总理。7月23日,自由民主党、民主党和自由党签署“关于组建支持与欧洲一体化执政联盟的协议”。7月30日,摩议会通过对自民党副主席斯特雷勒茨的总理提名,摩政府组成。10月29日,摩议会以65票赞成,18票反对通过对斯特雷勒茨政府不信任案,罢免了政府。10月30日,总统任命副总理布列加为代总理。2016年1月15日,议会多数联盟向总统推荐信息技术和通讯部长菲利普为总理人选,20日,摩议会通过对菲的总理提名,摩政府组成。3月,摩总统任届期满,由于摩议会执政联盟无法达到选举总统所需席位,宪法法院裁决将总统由议会选举改为全民直选。11月13日,社会主义者党主席多东当选总统,并于12月23日正式就职。上台后,多东主张废除摩欧联系国协议,加强与俄罗斯合作,提前进行议会选举。
【德涅斯特河左岸问题】 摩尔多瓦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简称“德左”)位于德涅斯特河东侧并与乌克兰相邻,面积4163平方公里,人口63万,其中摩族占40%,乌克兰族占28%,俄罗斯族占25%。俄在“德左”地区有驻军。1990年9月,“德左”地区宣布独立,国际社会迄未承认。1992年初,摩当局与“德左”地区爆发武装冲突,7月,冲突停止。摩提出在保持一个国家的前提下给予“德左”地区高度自治,但“德左”坚持独立。欧安组织和联合国分别于1999年11月和12月通过决议,要求俄罗斯在2002年底前从“德左”撤军。2003年11月,俄罗斯就解决“德左”问题提出了“实现国家统一框架基础原则备忘录”,摩政府最终宣布放弃签署备忘录。2005年7月,摩议会通过法案,给予“德左”地区特殊行政地位,强调其是摩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0月,美国、欧盟首次作为观察员参加解决“德左”问题谈判,形成摩、“德左”、俄罗斯、乌克兰、欧安组织及美国、欧盟参加的“5+2”谈判机制。2006年9月,“德左”地区就未来地位举行全民公决,97.1%的民众支持独立并加入俄罗斯。2008年12月,摩与“德左”领导人举行会晤,双方同意在有俄罗斯参加的“2+1”模式下继续磋商。2009年3月,摩总统沃罗宁、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德左”领导人斯米尔诺夫在莫斯科就“德左”问题签署共同声明,重申“5+2”机制的重要性,同意在“德左”问题解决后将三方维和部队改为由文职人员组成的欧安组织部队。2011年11月,各方在立陶宛重启“5+2”正式谈判。2011年12月26日,叶夫根尼·舍夫丘克(Evgheni Sevciuc)当选“德左”地区新一届领导人。2012年1月,摩总理菲拉特与“德左”领导人舍夫丘克在敖德萨会晤,就恢复“德左”地区铁路运输、维和部队人员轮换、“德左”地区通行手续简化等问题交换意见。3月,摩与“德左”签署有关双方恢复在“德左”地区铁路运输原则议定书。2013年5月,“5+2”谈判在敖德萨举行,就德河两岸自由通行、“德左”地区放射性物质外运、加强德河两岸执法部门合作、德河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摩政府和“德左”当局签署拆除雷济纳-勒布尼察缆索桥的文件。7月,“5+2”谈判在维也纳举行,摩与“德左”签署加强环境和德河生态系统保护文件。9月,摩总理良格与“德左”地区领导人舍夫丘克首次会晤,签署“德左”地区铁路运输议定书延期文件。11月,“5+2”谈判在基辅举行,讨论了德河两岸居民自由通行、德河两岸在摩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后的经济合作、推动摩政府与德左”地区通过公民社会论坛和媒体开展对话等议题;摩政府与“德左”当局签署了养老金和社会福利,实施杜伯萨里市和克柳列尼镇污水处理系统修复项目两份文件。2014年6月,俄副外长卡拉辛访问“德左”并会见俄驻“德左”维和人员。卡表示,俄将继续为“德左”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援助,通过“小步走”方式解决“德左”民生问题。2015年11月,“德左”举行地区立法机构选举暨地方选举。地区立法机构43个议席中,“复兴党”获12席,“革新党”和其他独立候选人获31席。12月,“德左”立法机构选举克拉斯诺谢利斯基为地区立法机构“主席”,一致通过帕维尔·普罗库金(Pavel Procudin)任“德左政府”领导人。12月24日,摩政府宣布,2016年1月1日起,摩全境包括“德左”地区实行摩与欧盟签署的联系国协议。5月,摩副总理巴兰和“德左”外交机构代理领导人伊戈纳季耶夫在欧安组织驻摩代表团驻地举行会晤,双方商定将加快谈判进程,避免单方面采取行动和将民生议题政治化。6月,“5+2”谈判在柏林举行,摩政府与“德左”制定了解决德河两岸民生问题统一行动计划。7月,“5+2”各方在德国举行年度会议,讨论加强解决“德左”冲突的信任措施,“德左”外交机构领导人伊戈纳季耶夫表示,柏林会晤后,“5+2”谈判出现了倒退,双方立场相去甚远,讨论政治解决冲突为时尚早,应坚持“小步走”方针,首先解决经济、民生问题。12月11日,“德左”地区举行“总统”直选,时任“德左最高苏维埃”主席克拉斯诺谢利斯基以62%的得票率击败前“总统”舍夫丘克,当选新任“总统”。
2017年1月4日,摩总统多东与“德左”领导人克拉斯诺谢利斯基在本德尔市举行2008年以来首次“总统”会晤。双方讨论了教育、交通、通讯、人员通行等合作议题,表示将努力改善双方关系,逐步解决两岸民生问题。2月,摩副总理巴兰与“德左”外交机构领导人伊戈纳季耶夫会晤,商定重启各领域专家组对话,解决两岸人员、车辆和货物自由通行、落实“德左”铁路货运协议等经济、民生议题。
【宪法】1994年7月29日,摩议会通过了新宪法,其中规定:摩是一个主权、独立、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国家;坚持在政治多元化条件下的民主,实行三权分立;公有和私有制并存;摩永远为中立国家,不允许在摩领土上驻扎外国军队;国语为摩尔多瓦语。2013年12月5日,宪法法院做出决定,将摩国语定为罗马尼亚语。1999年7月25日,摩议会决定将7月29日定为宪法日。2000年7月28日,摩由半议会半总统制改为议会制,摩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2016年3月4日,摩宪法法院做出裁决,恢复实行全民选举总统。
【议会】实行一院制,共有101个议席。2014年11月摩举行议会选举,社会主义者党、自由民主党、共产党人党、民主党和自由党分获25、23、21、19和12席,进入议会。2015年1月23日,自民党、民主党签署建立“为了欧洲的摩尔多瓦联盟”协议,民主党副主席安德里安·坎杜当选议长,自民党副主席莉莉安娜·帕里霍维奇(女)(Liliana Palihovici)和民主党副主席弗拉基米尔·维丘克(Vladimir Vitiuc)当选副议长。目前议会占席情况为:民主党40席,社会主义者党24席,自由党13席,自民党8席,共产党人党7席,独立议员9名。
【政府】 2016年1月20日,摩议会批准了菲利普提交的组阁名单,新政府正式成立。内阁成员为:总理帕维尔·菲利普(Pavel Filip)、副总理兼外长安德烈·加尔布尔(Andrei Galbur) 、负责社会事务的副总理乔治·布列加(Gheorghe Brega)、负责统一事务的副总理乔治·巴兰(George Balan)、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奥克塔维安·卡尔梅克(Octavian Calmic)、财政部长奥克塔维安·阿尔马舒(Octavian Armasu)、司法部长弗拉基米尔·齐波塔里(Vladimir Cebotari)、内务部长亚历山德鲁·吉兹坦(Alexandru Jizdan)、国防部长阿纳托尔·沙拉鲁(Anatolie Salaru)(2016年12月26日被撤职)、地区发展和建设部长瓦西里·波特格(Vasile Bitca)、农业和食品工业部长爱德华·格拉马(Eduard Grama)(2017年3月2日被撤职)、交通和道路基础设施部长尤里·基林丘克(Iurie Chirinciuc)、环境部长瓦列留·孟泰安(Valeriu Munteanu)、教育部长克里纳·福苏(Corina Fusu,女) 、文化部长莫尼卡·巴布克 (Monica Babuc,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斯特拉·格里戈拉什(Stela Grigoras)、卫生部长卢克桑达·格拉万(Ruxanda Glavan,女)、青体部长维克托·祖布库(Victor Zubcu)、信息技术和通讯部长瓦西里·博特纳里(Vasile Botnari)、加告兹自治区行政长官伊丽娜·弗拉赫 (Irina Vlah,女)、科学院院长乔治·杜卡(Gheorghe Duca)。
【行政区划】2003年6月,摩实行新行政区划,全国共分32个区、3个直辖市(基希讷乌、伯尔兹、本德尔)及2个地方行政区(加告兹自治行政区、德涅斯特河左岸行政区)。各区名称如下:新阿内尼、巴萨拉比亚斯卡、布里切尼、卡胡尔、冈代米尔、格勒拉什、格乌舍尼、奇米什利亚、克柳列尼、敦杜舍尼、德罗恰、杜伯萨里、埃迪奈茨、弗洛列什蒂、弗列什蒂、格洛代尼、亨切什蒂、亚洛维尼、辽瓦、尼斯波列尼、奥克尼察、奥尔海、雷齐纳、勒什坎尼、森杰雷、索洛卡、斯特勒舍尼、绍尔德奈什蒂、斯特凡大公、塔拉克里亚、泰莱奈什蒂、温杰尼。
【司法机构】宪法法院院长亚历山德鲁·特纳塞(Alexandru Tanase,2011年10月1日就职)、最高法院院长米哈伊·波阿莱伦吉(Mihai Poalelungi,2012年2月就职)、最高检察院总检察长爱德华·哈伦仁(Edward Harunjen,2016年12月就职)。
【政党】2007年12月,摩议会通过政党法。新法规定,从国家预算中拨款0.05%作为政党活动经费,在中央和地方权力机构占有20%以上席位的政党按其所占比例获得经费。摩主要政党有:
(1)摩尔多瓦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 of Moldova):前身为1997年2月8日成立的“为了民主与繁荣的摩尔多瓦”社会政治运动,2000年4月15日更名为摩尔多瓦民主党。现有党员逾5万人。以实现欧洲民主为目标,主张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复兴国家,消除贫困与失业,促进出口,支持本地生产者和中小企业,打击腐败。主张和平解决“德左”问题与回归欧洲。党主席弗拉德·普拉霍特纽克(Vlad Plahotniuc)。
(2)摩尔多瓦社会主义者党(The Party of Socialists of the Republic of Moldova):成立于1996年6月29日。现有党员逾2.5万人。该党倡导社会民主价值理念,主张摩应保持永久中立地位,加强与俄罗斯友好合作。党主席齐奈达·格雷恰内(女)(Zinaida Greceanii)。
(3)摩尔多瓦自由民主党(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of Moldova):成立于2007年12月8日。党员约有4.5万人。主张巩固民主制度,发展经济,加入欧盟和北约。2011年3月,以乌列基安为首的“我们的摩尔多瓦”联盟与自民党合并。党主席维奥列尔·齐波塔鲁(Viorel Cibotaru)。
(4)摩尔多瓦自由党(Liberal Party of Moldova):前身为成立于1993年的改革党,2005年4月更名为自由党。约有党员2万人。主张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福利,通过发展经济吸引“德左”,主张摩并入罗马尼亚,加入欧盟和北约。主席米哈伊·金普(Mihai Ghimpu)。
(5)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Party of Communists of the Republic of Moldova):成立于1993年10月23日。现有党员2.1万人,全国共有41个区级组织,基层党组织1465个。曾于2001年至2009年执政,成为前苏联地区唯一执政的共产党。摩共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主张的四个战略优先方向是:新的生活质量、经济现代化、融入欧洲和加强社会团结。党主席弗拉基米尔·沃罗宁(Vladimir Voronin);
【重要人物】伊戈尔·多东:总统。1975年2月18日生于斯特勒舍尼区。经济学博士。毕业于摩国立农业大学经济系、摩经济学院企业管理系、国际企业管理学院经济法系。1997年至2001年在摩基金交易所工作。2001年至2005年,任摩国家有价证券所主席。2003年至2005年,任摩通用期货交易所主席。2005年5月,任经贸部副部长。2006年9月,任经贸部部长。2008年3月,任第一副总理兼经贸部部长。2011年11月4日,脱离摩共,9日加入社会主义者党,同年12月18日当选该党主席。2016年11月17日,因当选总统辞去党主席职务。12月23日,就任总统。已婚,有三子。懂俄语和英语。安德里安·坎杜(Andrian Candu):议长。1975年11月27日生于基希讷乌市。毕业于罗马尼亚“巴别什·波里扬”大学法律系,获学士学位,后获维也纳经济和商务管理大学税务和国际法专业硕士学位。曾任摩议会外委会高级顾问、总统直属公共管理研究院国际法教师、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驻摩机构代表等职务,在多家银行、酒店、地产和媒体公司担任过管理职务。2001年7月任摩工商协会总经理。2010年12月当选议员,2013年5月任副议长,2014年7月任副总理兼经济部长。2015年1月23日当选议长,同时担任民主党副主席。已婚,有二子一女。懂英语和俄语。帕维尔·菲利普(Pavel Filip):总理。1966年4月10日生于斯特勒舍尼区。1983年至1990年,在基希讷乌理工学院学习。1991年,在“欢乐”糖果股份公司工作,历任处长、总工程师、生产技术副总经理、总经理。2008年,任摩烟草股份公司总经理。2011年1月14日,任信息技术和通讯部部长。2016年1月20日,任政府总理。2016年12月24日,当选民主党第一副主席。已婚,有二子。懂英语和俄语。弗拉德·普拉霍特纽克(Vlad Plahotniuc):民主党主席。1966年1月1日出生于格勒拉什区。工商管理学硕士。1991年,从摩技术大学食品工业技术系毕业并进入基希讷乌市政府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工作,后在一外资公司任经济师。1995年,成立“天使”摩尔多瓦—美国金融集团公司。2001年,任摩石油进口和销售公司商务经理、总经理。2005年,任摩首家股份制商业银行Victoriabank副总裁、总裁。2006年,获摩国立大学法律学士学位。2010年,加入摩民主党并当选该党第一副主席、摩议会第一副议长。同年,创立摩工商协会并任会长。2013年,辞去第一副议长职务,任议会经济、预算和财政委员会委员。2015年1月,任议会常设局委员,7月辞去议员职务。2016年12月24日,当选民主党主席。已婚,有二子。懂俄语。弗拉基米尔·沃罗宁:共产党人党主席、前总统。1941年5月25日生于杜伯萨里区。1971年,毕业于苏联食品工业学院。苏联时期,历任摩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本德尔市党委第一书记、内务部长(少将军衔)。1994年,任摩共主席。1998年3月,当选议会议员,任议会常设局委员和摩共议会党团主席。2001年2月,再次当选议员,同年4月当选总统,2005年4月,连任总统。2009年4月,当选议长兼任代总统,9月辞去总统职务。2010年至今,任议会议员。已婚,有一子一女。懂俄语。
【经济】 摩尔多瓦是传统农业国家,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业发达。摩独立后,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主要依赖农业、出口、外援和侨汇。2009年,摩经济在全球经济危机中遭受严重打击,国内生产总值下降6.5%。2010年、2011年经济恢复增长。2012年经济微幅下滑。2013年、2014年摩经济缓慢增长。2015年受乌克兰和俄罗斯经济制裁影响,摩经济出现倒退,国内生产总值65.51亿美元,同比下降2.2%。2016年国内政局趋于稳定,摩宏观经济出现温和复苏态势。
国内生产总值(GDP):1344.76亿摩列伊(约合68.61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7849摩列伊(约合1931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1%。
货币名称:摩尔多瓦列伊(Moldovan Leu),简称摩列伊;1列伊=100巴尼(Bani)。
汇率:1美元=19.60摩列伊(2016年12月31日)。
通货膨胀率:4.7%。
失业率:4.2%。
【资源】主要有建筑材料、磷钙石、褐煤等。地下水资源丰富,约有2200个天然泉。森林覆盖率为9%,主要树种有柞树、千金榆树、水青冈树等。野生动物有獐、狐狸和麝鼠等。
【工业】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约为393.2亿摩列伊(约合20.06亿美元),同比增加0.9%。其中,采掘业同比减少15.8%,制造业增长1.8%,食品加工业增长1%,纺织品产值增加31.8%,服装成品增加15.1%,化工产品增加17.2%,动植物油、电气设备、能源产业和烟草产品分别减少24.9%、17.4%、1.8%和8.5%。
【农业】2016年农业生产总值约为268亿摩列伊(约合13.6亿美元),同比增加18.6%。其中,种植业产值同比增长26%,畜牧业产值同比增长3.1%。201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农产品产量(万吨)同比增长(%)
小麦12939.8
甜菜599.8
玉米137.928.8
葵花籽 67.338.9
烟叶0.09-28.7
土豆 21.435
蔬菜 29.312.1
水果5919.2
葡萄 61.52.8
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量同比增长(%)
肉禽类(万吨)19.64.8
牛奶(万吨)51.3-0.8
鸡蛋(百万枚)66.77.0
【服务业】2016年摩商品零售总额为436.5亿摩列伊(约合22.3亿美元),同比增长7.4%。
服务业总产值为368.38亿摩列伊(约合18.8亿美元),同比增长5.5%。
【旅游业】 2016年,摩旅行社共接待游客23.4万人,同比减少3.4%。其中,境外游客1.6万人次,同比增长1%.
【交通运输】 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全国有铁路1156公里,公路9360公里,其中国道3339公里,地级公路6021公里。2016年,客运量为1.67亿人次,同比减少31.1%。货运量如下:
货物运输量(万吨)同比增长(%)
总量 1370 -1.6
铁路 350.2 -15.8
公路 1001.4 4.8
【财政金融】截至2016年12月,摩外汇储备为22亿美元。据摩财政部数据,2016年,国家公共财政收入为459.5亿列伊(约合23.44亿美元),同比增长5.2%;公共财政支出为484.3 亿列伊(约合24.7亿美元),同比增长4.3%。
【对外贸易】2016年对外贸易总额为60.6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额20.45亿美元,同比增长4%,进口额40.20亿美元,同比增长0.8%,外贸逆差19.55亿美元,同比减少3.3%。
对欧盟出口额为13.32亿美元,同比增长9.4%,占出口总额的65.1%;对独联体国家出口4.14亿美元,同比下降15.9%,占出口总额的20.3%。
从欧盟国家进口19.73亿美元,同比增长1%,占进口总额的49.1%;从独联体国家进口10.27亿美元,同比增加0.9%,占进口总额的25.6%。
主要出口商品:蔬菜、水果、粮食及其制品、食用油、酒类、烟草、药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家具、服装、鞋类等。2016年摩主要出口情况如下:
出口额(亿美元) 同比增长(%)所占比重(%)
罗马尼亚5.13 14.9 25.1
俄罗斯2.33 -3.1 11.4
意大利1.98 0.69.7
德国 1.27 8.0 6.2
英国1.14-17.25.6
白俄罗斯1.04-21.35.1
土耳其0.62-4.33.0
乌克兰0.498.42.4
主要进口商品:石油、天然气、电力、蔬菜、水果、粮食及其制品、鱼、肉及其制品、奶制品、烟、酒、化学制品、药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家用电器等。2016年摩主要进口情况如下:
进口额(亿美元) 同比增长(%)所占比重(%)
罗马尼亚5.51-0.713.7
俄罗斯5.35-0.113.3
乌克兰3.843.49.5
德国 3.16-1.57.9
意大利2.810.67.0
土耳其2.72-4.66.8
【投资】 2016年摩固定资产投资约为194.1亿列伊(约合9.9亿美元),同比减少13.9%。
【人民生活】 2016年摩平均月工资为6003.7列伊(约合306.3美元),同比增长14.8%。财政拨款单位平均月工资为4492.6列伊(约合229美元),同比增长8%,实体经济部门平均月工资为6648.3列伊(约合339美元),同比增长17%。
【军事】 建军时间:1992年9月3日。1992年3月17日摩最高苏维埃通过《国防法》、《武装力量法》、《摩尔多瓦公民兵役法》、《军队和接受军训的公民及其家属的社会保障和法律保障法》。同日,摩总统就任摩武装力量总司令,宣布前苏联驻摩的军队、装备和设施归摩所有,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摩国防军。现役军人共计6500人。
摩总统为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即武装力量总司令。武装力量由国防军、边防军和警察部队组成。国防部行使对国防军的领导。此外,军事指挥机关还有边防部队局和属内务部管辖的警察部队总局。在和平时期,国防军总参谋部负责制订武装力量的军事训练计划。如遇战争,总参谋部将在武装力量总司令的领导下,领导军事单位保卫国家。国防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按照国际法的准则预防战争和军事冲突,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摩宪法规定摩为中立国家,不容许外国在摩领土上驻军,也不容许利用摩领土进攻其他国家,摩不首先对他国发动军事行动。
【教育】摩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教育结构分为:学龄前教育、初级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主要高等院校有摩国立大学、经济学院、国立理工大学、国立医科大学、农业大学、基希讷乌国立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等。
2016/2017学年,摩有小学122所、中学788所、高中366所、特殊学校15所,在校生33.3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61所,在校生1.75万人;高等专科学校45所,在校生2.98万人。摩现有大学31所,其中19所为国立大学,共有在校生8.95万人。平均每1万人中有252名大学生。
【文化】摩有公共图书馆1360座,馆藏书刊约1690万册。博物馆119座,剧院16座,电影院1210座,公共休闲活动中心1229间。
【新闻出版】 共发行报刊杂志429种,其中189种为罗文版,其余为俄文或罗俄两种文字出版。主要罗文报纸有:《时间报》、《基希讷乌新闻》、《民族》、《文学和艺术报》、《基希讷乌周刊》、《人民之声》;俄文报纸有:《摩尔多瓦共青团真理报》、《全景报》、《经济评论》、《共产党人报》、《事实与论据》。主要杂志有:《IT-摩尔多瓦》、《摩尔多瓦妇女》、《银行与金融》、《商界》等。
通讯社、广播电台有:摩尔多瓦通讯社(国营)、巴萨通讯社(私营)、因佛达格通讯社(私营)、摩尔多瓦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公司下设的摩尔多瓦电视台和电台,其他私营及合资电视台共13家。
【对外关系】摩积极发展同美国、欧盟国家的关系,将融入欧洲作为摩内政外交的优先方向,重视发展同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关系。摩已加入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洲委员会、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国际移民组织等国际组织。1992年3月2日,摩加入联合国。1994年5月,同北约签署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2001年6月29日加入“东南欧稳定公约”。2003年6月16日,成为国际移民组织(OIM)第101个成员国。2004年10月以观察员身份加入“东南欧合作进程”。2006年5月,正式加入“东南欧合作进程”。2007年,成为东南欧能源协定正式成员。2009年,担任独联体轮值主席国。2010年,加入欧洲能源共同体协议。2010年1月,与欧盟启动联系国成员协定谈判,同年6月,与欧盟启动签证自由化谈判。2012年6月,与欧盟签署共同航空区协议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协议。2013年11月,与欧盟草签了联系国协议和自由贸易协定。2014年4月,获欧盟免签待遇,同年6月,与欧盟正式签署了联系国协议和自由贸易协定。2015年,摩总理加布里奇访问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主持首届摩欧联合国委员会会议。11月,欧盟全部成员国批准摩欧联系国协议。2016年3月,与欧盟举行第二届联系国委员会会议。7月1日,与欧盟联系国协议正式生效。10月,与欧盟举行联系国委员会第2次会议。
【同中国的关系】1992年1月30日建交。同年6月,中国在基希讷乌设立大使馆。1996年3月,摩在北京设立大使馆。
2015年10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向巴平措访摩。2016年6月,宁夏人大常委会代表团访摩,与加告兹自治区签署合作协议。9月,摩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卡尔梅克访华。12月,在摩举行中摩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第8次会议。2017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春贤率中共代表团访摩。
从2012年至今,中方为300百余名摩专业人员提供赴华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经济、农业、交通、医疗、国防、文化、教育和科技等。2016年3月和2017年3月,应摩文化部邀请,江苏女子民族乐团和“美丽天津”京剧院分别访摩,参加摩“迎春花”国际艺术节。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6年中摩双边贸易额1.011 亿美元,同比下降16.7%,其中,我对摩出口0.767亿美元,同比下降23.2%, 自摩进口0.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3.6%。
2015/2016学年,摩在华政府奖学金留学生20人。中国在摩政府奖学金留学生15人。
中国驻摩尔多瓦大使:张迎红,2015年8月25日递交国书。馆址:摩尔多瓦基希讷乌市多索夫泰大主教街124号(Str. Mitropolit Dosoftei, 124, Chisinau, Republic of Moldova),邮编:2004。使馆电话:00373-22-210712;传真:00373-22-295960。领事部电话、传真:00373-22-296104。商务处地址:摩尔多瓦基希讷乌市安东·克里汉街30号(Str. Anton Crihan 30, Chisinau, Republic of Moldova),邮编:2009。电话:00373-22-222257,213072;传真:00373-22-223335。
摩驻华大使奥雷尔·乔科伊(Aurel Ciocoi)。2016年2月29日递交国书。馆址:北京市朝阳区塔园外交人员办公楼2-9-1号。电话:0086-10-65325494;传真:0086-10-65325379。
【同俄罗斯的关系】2016年3月,俄副外长卡拉辛访摩。4月,摩副总理兼外长加尔布尔访俄。7月、10月,俄副总理罗戈津2次访摩。11月,摩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卡尔梅克访俄,与俄副总理罗戈津共同主持摩俄经贸合作委员会第14次会议。
【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2016年5月,摩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卡尔梅克出席独联体经济委员会会议。6月,摩总理菲利普出席在比什凯克举行的独联体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9月,摩总理菲利普出席在比什凯克举行的独联体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10月,白俄罗斯总理科比亚科夫访摩;摩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卡尔梅克出席在明斯克举行的独联体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11月,乌克兰副总理库比夫访摩,在摩召开两国政府经贸合作委员会会议。
【同罗马尼亚的关系】2016年1月,摩总理菲利普访罗。2月,摩时任总统蒂莫夫蒂访罗。6月,摩议长坎杜访罗。8月罗总理乔洛什访摩。11月,副总理波尔克访摩,与摩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卡尔梅克共同主持两国政府经贸合作委员会会议。
【同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 2016年2月,摩议长坎杜访问瑞典。3月,与波黑互免签证协议正式生效。4月,摩副总理兼外长卡尔梅克访问爱沙尼亚;立陶宛外长林克维丘斯访摩。6月,摩议长坎杜访问比利时;捷克总理索伯特卡访摩。9月,匈牙利国民议会主席克韦尔访摩。10月,瑞典议长阿林访摩。11月,保加利亚总统普列夫内利耶夫访摩;摩总理菲利普访问布鲁塞尔。
【同美国的关系】 2016年2月,美国防部陆海军将领率团访摩。3月,美副助理国务卿布林克访摩。5月,摩美首次在摩举行“Dragon Pioneer 2016”联合军演。6月,摩美在摩举行“JCET-2016”联合军演。10月,摩议长坎杜访美。
【同其他国家的关系】 2016年5月,摩副总理兼外长加尔布尔访问格鲁吉亚。6月,摩与印度尼西亚互免签证协议生效。8月,摩副总理兼外长加尔布尔访问土耳其。9月,日本参议院议员、外务大臣政务官滝沢访摩,举行日本驻摩使馆开馆仪式。
【同国际组织的关系】 2016年2月,摩副总理兼外长加尔布尔访问欧盟和北约总部。3月,摩加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5月,摩副总理兼外长加尔布尔出席欧洲委员会外长理事会会议。6月,摩总统蒂莫夫蒂出席东南欧合作进程成员国元首会晤。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团访摩;摩防长沙拉鲁出席在华沙举行的北约峰会。9月,摩总理菲利普出席在纽约举办的第71届联大会议。11月,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