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摩尔多瓦大使闫文滨在摩“信息标签”通讯社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始终站在和平的一边》
2024-07-16 22:05

7月17日,驻摩尔多瓦大使闫文滨在摩主流媒体“信息标签”通讯社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始终站在和平的一边》,全文如下:

刚刚举行的北约峰会发出诸多令人不安的信号。《华盛顿峰会宣言》以及个别国家的高官无端指责远在亚太的中国“挑战北约利益、安全、价值观”,是“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决定性支持者”,对“欧洲—大西洋安全构成系统性挑战”。这不由引人发问,北约是否还是所谓的“区域性、防御性组织”?《宣言》中充斥着的冷战思维和偏执、好战言论,是否与北约标榜的所谓“维护和平的组织”定位自相矛盾、背道而驰? 

北约作为冷战产物和全球最大军事集团,非但没有随着冷战结束、华约解体而中止存续,反而靠一味谋求“绝对安全”、鼓动军事对抗维系存在;更有甚者,北约还不断推进自身的“全球化”,持续越界扩权,如今又把手伸向亚太。北约更是个别国家维持霸权、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工具。事实一再表明,与北约的存在和扩张相伴随的就是制造矛盾、对抗、冲突及至战争。不难想见,北约若不继续不负责任地渲染对抗和冲突,只会进一步激化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局势。

乌克兰危机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人间悲剧。北约及个别国家是否需要反思自己在其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更不是当事方,但我们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积极劝和促谈,推动政治解决。习近平主席同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在内的各国领导人深入沟通。中方专门就此发布多份推动和平的立场文件,多次派出特使穿梭斡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通往一个目标,就是为止战凝聚共识,为和谈铺路搭桥。

自乌克兰危机伊始,中国始终站在和平的一边,从未向冲突中任何一方出售或提供任何类型的武器,一向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包括民用无人机出口。世界尤其是指责中国的北约和个别国家,应感谢中国坚持的负责任立场。中国企业按照国际法、世贸规则和市场原则同包括俄乌在内的各国开展正常的经贸合作,光明磊落、合情合理。北约及个别国家散布所谓中国支持俄国防工业的虚假信息,更反衬出其赤裸祼的霸道、虚伪和双标。

有多方数据显示,俄罗斯进口武器零部件和两用物项超过60%来自美国及其盟友国家,乌克兰摧毁的俄方装备95%的关键零部件同样来自上述国家。美仍有大量公司在俄运营,仅2023年就自俄购买了超过10亿美元的核燃料。而核燃料意味着什么,大家心知肚明。我们也看到,美及其盟友国家至今没有中断对俄贸易,去年对俄贸易额高达1300多亿美元,占到俄外贸总额的18%。同时,全球140多个国家都未参与对俄制裁,继续同俄保持正常贸易。按北约和个别国家的逻辑,他们自己莫非也是“战争的决定性支持者”?难道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在支持战争?总之,是谁在支持战争,是谁在促进和平?有识之士看得一清二楚。

近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乌克兰危机可能带来“多输”后果,愿意创造条件探索可靠的解决出路。历史经验证明,冲突如果延宕不止,往往会恶化升级,甚至超出当事方的设想。和谈如果无法开启,误解误判就会积累叠加,进而酿成更大的危机。这方面的教训值得汲取。中方始终坚持认为,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该得到尊重,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应该得到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各方都真正而不是虚伪和有选择地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妥善解决各方的合理关切,欧洲就能真正建立起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

北约和个别国家蓄意抹黑中国,显然在挑拨中欧关系,破坏中欧合作。中欧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中欧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理应稳定健康发展,排除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干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我们奉劝北约和个别国家彻底摒弃冷战思维,不要再搞阵营对抗。只有各方都发挥正能量而不是负能量,乌克兰危机才能尽早出现和平解决的曙光。

欧洲大陆早日恢复和平稳定,符合中国和摩尔多瓦的共同利益,也是双方的共同期盼。中方充分尊重摩尔多瓦的自主选择,衷心希望摩尔多瓦能够保持和平稳定,实现发展繁荣。中方愿与摩方一道努力,继续推进两国友好交往和各领域互利合作,共同为欧洲大陆的持久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